当前位置: 首页> 常识>

太上皇是什么意思(历代太上皇传)

时间:2024-12-04 08:40:08

太上皇,又称太上皇帝,皇帝父亲的尊号,通常代指是在世但已经禅让的皇帝。历史上首位太上皇是秦始皇父亲-秦庄襄王嬴楚,第二位太上皇是汉高帝刘邦之父刘煓,他也是中国历史没有成为帝王,而被尊为太上皇的人。代表的太上皇还有唐高祖李渊,宋徽宗赵佶等人,最后一位太上皇是乾隆皇帝。太上皇别名太上皇帝,历史上许多太上皇没有实权,只有享受尊荣的权力。己经退位或者被迫禅让的帝王缺少实权,甚至有太上皇被幽禁高墙内的帝王,比如明英宗。除了被以武力逐离帝位的皇帝外,内禅皇帝都能得到太上皇的称号。

在中国历史上,不少内禅皇帝却是迫于形势而退位的,比如唐高祖,唐玄宗,宋光宗等;只有少部分的太上皇虽已内禅,但手中仍拥有实权,如北周宣帝,宋高宗,清高宗。北魏献文帝内禅后,接受群臣建议尊号太上皇帝,以示自己依然治理天下,与刘太公这位太上皇完全不同。南宋时期,宋高宗,宋孝宗,宋光宗三位皇帝都在在生时退位给继任者,成为太上皇。有些帝王传位后仍掌握实权,乾隆年号在皇宫和宗室内部使用,直到1799年去世。由于太上皇不是传统政治中所固有的制度,因此其出现通常伴随着重大历史事件。比如:西晋八王之乱中的赵王司马伦胁晋惠帝后,矫诏继位为帝,赵王伦称晋惠帝为太上皇。还有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被俘,因为于谦等大臣立其弟郕王为帝,而英宗则成为太上皇。

太上皇的影响

中国的太上皇制度影响东亚周边国家,比如日本太上天皇,出家则称法皇,朝鲜半岛有太上王,越南亦有太上皇,说明太上皇曾在本国政治具有重要地位。太上皇虽然是享受尊荣,很多太上皇没有兵权和实权,大部分是被皇帝架空的虚位。

中国历代太上皇

1刘太公(前282-前197)名煓,字执嘉,号显初,汉太祖刘邦之父,江苏丰县人,历史上第一位被尊为太上皇的人。秦朝时居住在丰邑,从事农业生产。前206年楚汉之争时,丰县被西楚攻占,刘邦派人迎接,但为项羽派兵所阻。次年汉军攻陷西楚都城彭城,之后楚军反攻,汉军大败,遂与刘邦之妻吕雉一同被楚军所擒,被项羽当做人质。前203年楚汉持续对峙,项羽把其放到砧板上,威胁刘邦投降,本来项羽要杀掉,因项伯的劝阻,始能幸免于难。后来,刘邦打败项羽,取得胜利,前201年尊为太上皇,前197年在栎阳宫去世,享年86岁。

刘太公

2司马衷(259-306)字正度,西晋皇帝,290~306年在位,晋武帝次子,晋怀帝异母兄,母武元皇后杨艳。267年册立为皇太子,290年正式即位。生性痴呆,由太傅杨骏辅政。随后,皇后贾南风谋害杨骏家族,掌握实际大权。八王之乱时,赵王司马伦篡位,以为太上皇,幽禁于金墉城。由诸王辗转挟持,沦为傀儡,受尽凌辱。306年被东海王司马越迎回洛阳,同年12月去世,享年48岁,谥号孝惠帝,葬于太阳陵。

3吕光(337-399)字世明,甘肃秦安人,十六国时后凉建立者,前秦太尉吕婆楼子。初为前秦将领,勇力过人,曾刺伤万人敌张蚝。屡立战功,率军征服西域各国。383年淝水之战后,回军消灭凉州刺史梁熙,入主凉州,在姑臧建立割据政权。收到苻坚死讯后,驻兵割据,自称使持节,侍中,中外大都督,河西诸军事,大将军,自封凉州牧,改元太安。386年复改称天王,国号大凉,改元龙飞。389年自称三河王,创立后凉政权。临终前,传位嫡子吕绍,自立为太上皇帝,不久去世,时年63岁。庙号太祖,谥号懿武皇帝,葬于高陵。

4拓跋弘(454-476)名第豆胤,北魏皇帝,465-471年在位,文成帝长子。456年正月册立为太子,母李贵人。465年拓跋濬逝世,登基为帝,奉嫡母皇后冯氏为皇太后。五月平原王陆丽从汤泉入朝,乙浑将其杀害。同年任命车骑大将军乙浑为太尉兼录尚书事,东安王刘尼为司徒,尚书左仆射和其奴为司空。471年传位于孝文帝,尊号太上皇,政事由其决策处理。476年暴卒,时年23岁,谥号献文帝,庙号显祖。

献文帝

5高湛(537~568)小字步落稽,河北景县人,北齐皇帝,高欢第九子,561~565年在位。孝昭帝同母弟,母武明皇后娄昭君。仪表瑰杰,风度高爽,甚为高欢所喜爱。元象间封长广郡公,高洋建立北齐后,进爵长广王。后来支持高演发动政变夺权,迁太傅,右丞相。561年即帝位,改元太宁。在位期间,宠信奸小,肆意诛杀宗室及大臣,导致朝政混乱,国势日益衰败。565年天象示警,传位于太子高纬,自号太上皇帝。568年12月因酒色过度而死,年仅32岁,谥号武成帝,庙号世祖,葬于永平陵。

高湛

6高纬(556-577)字仁纲,北齐第五位皇帝,565~576年在位,武成帝次子,母胡皇后。爱好文学,562年立为皇太子,565年受禅即位。在位期间,任用奸佞,诛杀兰陵王高长恭,丞相斛律光。北周武帝东征时,大败北齐军队,攻破邺城。577年传位于太子高恒,带领高恒等人,准备投降陈朝。行到青州,为北周军队所俘虏,降封温国公。后被诬参与宜州刺史穆提婆谋反,与其子高恒等人一起被赐死,时年22岁,史称北齐后主。

高纬

7宇文赟(559-580)字乾伯,陕西大荔人,北周皇帝,578~579年在位,周武帝长子,母李娥姿。初封鲁国公,572年册立为皇太子,受到严格管教。578年正式即位,年号大成。统治时期,沉湎酒色,暴虐荒淫,大修宫殿,监视大臣,杀死齐王宇文宪,导致宗室力量衰落。579年禅位于太子宇文阐,自称天元皇帝,依然掌控朝权。广选美女,册立宫中五位皇后,嬉游无度。次年驾崩,年仅22岁,谥号宣皇帝,葬于定陵。

8隋炀帝杨广(569-618)名英,陕西华阴人,隋朝皇帝,文帝次子,604~618年在位,年号大业。初封雁门郡公,581年立为晋王,589年参与灭陈朝战役。600年册立为皇太子,604年即位。在位期间,疏浚修筑大运河,营建东都洛阳,迁都洛阳。改州为郡,频繁发动战争,西征吐谷浑,三征高句丽,穷奢极欲,引发各地农民起义,导致隋朝崩溃覆亡。617年李渊攻入长安,立代王杨侑为帝,遥尊其为太上皇。次年四月被宇文化及所杀,享年50岁。追谥明皇帝,庙号世祖,改谥为炀皇帝。

9唐高祖李渊(566-635)字叔德,祖籍陇西成纪,唐国公李昞子,唐朝开国君主,618年至626年在位。出身于陇西贵族,572年袭封唐国公。大业年间任千牛备身,官至太原留守。617年乘动乱之际,在晋阳起兵,南下攻取长安,自称丞相。次年建立唐朝,年号武德。即位后,命其子李世民等率兵四方征战,基本完成了全国的统一。在位期间,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,基本确立了唐代政治制度和法规。晚年在处理继承人问题上,出现失误,最终导致兄弟相残的局面。626年发动李世民玄武门之变,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。同年八月禅位于李世民,称太上皇。635年逝世,享年70岁,谥号太武,庙号高祖。

唐高祖

10唐睿宗李旦(662-716)初名旭轮,唐朝第五位皇帝,唐高宗第八子,唐中宗同母弟。精通书法,历封冀王,相王,豫王,领洛州牧。684年登基即位后,由武则天垂帘听政。武周建立后,降为皇嗣。699年复封相王,囚禁于宫中。后参与神龙政变,实现唐朝光复。710年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后,再次成为皇帝。宠信太平公主干政,与李隆基争权。712年禅位于太子李隆基,自称太上皇,把持朝廷大政。716年驾崩,享年55岁,谥号孝皇帝,庙号睿宗,葬于桥陵。

11唐玄宗李隆基(685-762)又称唐明皇,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,712-756年在位,唐睿宗第三子,母窦德妃。生于东都洛阳,初封楚王,改封临淄王。710年六月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,诛杀韦后集团势力。同年七月立为太子,712年李旦禅位,次年赐死太平公主。前期注意拨乱反正,任用姚崇,宋璟等人励精图治,开创了开元盛世。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,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,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,封南诏皮罗阁为云南王,封回纥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,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。在位后期,宠爱杨贵妃,宠信奸臣李林甫,杨国忠等,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奸臣,导致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,为唐朝转衰埋下伏笔。756年李亨即位,尊为太上皇,762年病逝,终年78岁,葬于泰陵,庙号玄宗,谥号明孝皇帝。

唐玄宗

12唐顺宗李诵(761-806)唐朝皇帝,唐德宗长子,母亲昭德皇后王氏。初封宣城郡王,779年进封宣王,次年册立为太子。为人慈孝宽大,擅长隶书,曾经组织奉天保卫战的胜利。805年继位,任用王叔文等人变法,触犯宦官和节度使的利益,被迫禅位给太子李纯,自称为太上皇。次年正月驾崩,享年46岁,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,庙号顺宗。

13唐昭宗李晔(867-904)初名杰,唐朝皇帝,唐懿宗第七子,唐僖宗异母弟,888~904年在位。重习儒术,初封寿王,领幽州大都督。888年在宦官杨复恭拥立下,正式即位。面对分崩离析的局面,开始励精图治,希望恢弘旧业,制订适应形势的统治方略,发动平定陈敬瑄,李克用的战争,最终消灭了田令孜,重挫晋王李克用。同时,中央禁军折损大半,致使朱温实力发展壮大,成为中原霸主,为唐朝灭亡埋下祸根。返回长安后,宦官刘季述等为求自保,拥立太子李裕,被尊为太上皇。904年为宣武节度使朱温所弑,时年38岁,庙号昭宗。

14宋徽宗赵佶(1082-1135)北宋皇帝,宋神宗第11子,宋哲宗之弟,1100-1126年在位。初封宁国公,1085年哲宗即位后,册封为遂宁郡王。1096年进封端王,1098年加封司空,改任为昭德,彰信军节度。由于哲宗无子,皇太后向氏便立其为帝,次年改元建中靖国。在位期间,尊崇道教,大肆营建园林,沉溺于宫廷艺术,并在江南采办花石纲。随后,各地的社会矛盾激化,爆发宋江起义与方腊起义。与金国结盟灭辽,接着金国南下进攻北宋,宋金战争开始。1126年内禅赵桓,自为太上皇。次年城破后,与宋钦宗一同被金军俘虏,1135年死于五国城,享年54岁,谥号圣文仁德显孝皇帝,庙号徽宗。

宋徽宗

15宋高宗赵构(1107-1187)字德基,南宋开国皇帝,宋徽宗第九子,宋钦宗之弟。1108年册封广平郡王,1121年进封康王。1126年宋徽宗传位赵桓后,派去金国前往议和,扣留在金营十余日。同年靖康之变后,金兵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,北宋灭亡,得以逃脱。次年在南京即帝位,建立南宋。即位初,曾起用抗战派李纲等人抗击金兵,后来听信投降派主张,罢免抗战主将韩世忠,对金国屈辱妥协,重用秦桧。1141年签订屈辱的绍兴和议,向金国称臣,割让土地和年贡,重用主和派黄潜善,汪伯彦,秦桧等人,并处死大将岳飞,罢免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。从此,南宋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格局。1162年完颜亮南侵,宣告退位,让位于赵昚,自为太上皇。1187年驾崩,终年81岁,葬永思陵,谥号圣神武文宪孝皇帝,庙号高宗。

宋高宗

16宋孝宗赵昚(1127-1194)初名伯琮,改名瑗,赐名玮,字元永,宋太祖七世孙,父亲秀安王赵子偁,母张夫人。宋高宗养子,南宋第二位皇帝,1162-1189年在位。1132年被高宗选中育于宫中,1135年五月授保庆军节度使,封建国公。1142年正月加检校少保,晋封普安郡王。1160年被立为皇子,加开府仪同三司,宁国军节度使,进封建王。1162年立为皇太子,同年高宗退位,登基即位。1189年禅位于赵惇,自称寿皇圣帝。1194年崩逝,享年68岁,庙号孝宗,葬于永阜陵。统治期间,平反岳飞冤案,起用主战派人士,锐意收复中原。积极整顿吏治,裁汰冗官,重视农业生产,百姓生活安康,史称为乾淳之治。

宋孝宗

17宋光宗赵惇(1147-1200)南宋皇帝,宋孝宗第三子,母郭皇后,1189-1194年在位。1150年赐名惇,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,转荣州刺史。孝宗即位后,拜镇洮军节度使,开府仪同三司,封恭王。1171年立为皇太子,1189年宋孝宗禅位,登基为帝,改元绍熙。1194年禅位于太子赵扩,成为太上皇,史称绍熙内禅。1200年9月驾崩于寿康宫,享年54岁,谥号宪仁圣哲慈孝皇帝,庙号光宗,葬于永崇陵。在位期间,能听取臣下谏言,但惧内心理严重,以致后期荒废朝政。同时又听信谗言,疏离太上皇赵昚,引起朝廷政治危机,使乾淳之治的成果渐消。

18耶律直鲁古(1151~1213)契丹族,辽德宗孙,辽仁宗次子,西辽末代皇帝,1177-1211年在位。1177年承天后在政变中被杀,杀死长兄后即位,改元天禧,称菊儿汗。即位后,国力江河日下,政治腐败,社会矛盾激化。同时,周边各国对西辽虎视眈眈,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。屈出律逃至西辽境内,将其女嫁给屈出律。1211年外出游猎时,被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住,被迫让位,奉其为太上皇。1213年郁郁而终,享年63岁。

19夏神宗李遵顼(1163-1226)西夏皇帝,齐王李彦宗子。年少力学,博通群书,1203年考中进士。袭封齐王,擢升为大都督府主。1211年七月废襄宗李安全,自立为帝。在位时期,继续依附蒙侵金的外交政策。次年金国册封其为夏国王,后因蒙古军围中兴府,出奔西凉,命太子李德任居守。曾遣使入四川与宋将联络,议定夹攻金朝,与金朝时战时和。1222年在蒙古军威胁下,从蒙古攻金。次年正月集步骑10万众,与蒙古木华黎兵围攻凤翔。四月废太子李德任,六月遣兵万人攻金之陇安军,破积石州。后受蒙古军威逼,宣告退位,传位于李德旺,自称上皇。1226年驾崩,谥号英文帝,庙号神宗。

20明英宗朱祁镇(1427-1464)明朝皇帝,明宣宗长子,母孝恭皇后孙氏,1435-1449年,1456-1464年在位。初立为太子,1435年即位,年号正统。主少国疑,朝政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,任用三杨内阁主理朝政,发动麓川之役。1443年亲政,宠信王振,导致宦官专权。1449年御驾亲征,攻打蒙古瓦剌部,发生土木堡之变,兵败被俘。孙太后联合大臣于谦,扶持朱祁钰登基称帝,遥尊为太上皇帝。不久迎接回京城,安置南宫,1457年石亨等人策动夺门之变,废朱祁钰,杀少保于谦,迫害忠良功臣,复位称帝,改元天顺。任用李贤等人,释放建文帝后代,废除宫妃殉葬制度,重用门达等奸臣,导致国力再度受创。1464年病逝,谥号睿皇帝,享年38岁,庙号英宗。

明英宗

21清高宗弘历(1711-1799)名元寿,自号十全老人,清朝皇帝,年号乾隆。在位60年,禅位后又继续训政,执政长达63年,历史上执掌时间最长的皇帝,也是最长寿的皇帝。1733年封宝亲王,参与处理准噶尔叛乱和苗民起义等事务。同年立为太子,1735年即位。在位期间,重视社会的稳定,五次普免天下钱粮,减轻农民的负担,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。1758年平定准噶尔叛乱,随即讨伐大小和卓叛乱,次年大小和卓兵败西逃,经葱岭入巴达克山,被首领素勒坦沙擒杀,叛乱被平定。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做出了巨大成绩,并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,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。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,开设博学鸿词科,编修《四库全书》。在位后期朝政腐败,爆发了白莲教起义,1799年驾崩,庙号高宗,享年89岁,谥号纯皇帝。

清高宗

22李成桂(1335-1408)朝鲜咸镜南道金野郡人,初字仲洁,后改君晋,号松轩,更名旦,朝鲜开国君主,1392-1398年在位,李子春嫡长子。1356年与其父帮助恭愍王夺取双城总管府后,归附高丽,后来与元朝,红巾军,女真等势力作战,战功显赫,不断获得提拔。1388年发动威化岛回军,掌握高丽政权,官至门下侍中,封和宁郡开国忠义伯。1392年受群臣推戴,登基为王。次年奉明太祖圣旨,改国号朝鲜,1394年定都汉城。即位后,对内实行改革,清洗高丽王族,对外向明朝称臣,并招抚朝鲜半岛女真部落。经过王子之乱后,让位于李芳果,被尊为太上王。李芳远即位后,指挥赵思义等起兵反抗,兵败后被迫回京。1408年病死,享年74岁,庙号太祖,谥号高皇帝。

李成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