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最著名的10大古代书院
第1名: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南麓,它面对双溪河,背靠峻极峰,西依少室山,东临万岁峰,山峦环拱,溪水长流,环境幽美,景色宜人。嵩阳书院创建于484年(北魏太和八年),时称嵩阳寺,605年(隋朝大业年间)更名为嵩阳观,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。2010年8月作为“天地之中”景点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。
第2名:洙泗书院,位于山东曲阜城东北四公里处,因南临洙水,北临泗河,故名洙泗书院,传为孔子修书讲学的地方。孔子周游列国返鲁后,在此删诗书、定礼乐、系周易,并聚徒讲学。汉代至宋金均名讲堂,元代改称洙泗书院。公元1337年(元至元三年)于讲堂旧址重建殿、堂、门、庑等,改称洙泗书院。
第3名:岳麓书院,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,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。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,主体建筑有大门、二门、讲堂、半学斋、教学斋、百泉轩、御书楼、湘水校经堂、文庙等,各部分互相连接,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。
第4名:石鼓书院,建于湖南衡州石鼓山,故名。初,唐朝刺史齐映,建合江亭于山的左侧。宪宗元和年间,州人李宽筑屋山巅,读书其中。宋太宗至道三(997年),州人李士真请求郡守在这里建立书院,招收生徒讲学,朝廷赐“石鼓书院”敕额。《文献通考》列为“宋兴之初天下四书院”之一。仁宗时一度荒废,到南宋孝宗时,因旧址复院扩建,规模益增,迄宁末不废。朱熹曾为之作记。
第5名:东林书院,在明代众多书院中,最著名的书院是东林书院,院址在江苏无锡城东门,原为北宋教育家杨时讲学之所,后废。明朝万历三十二年(公元1604年),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后即在该地建书院,该院亦称”龟山书院“。东林书院是当时重要的一个文化学术中心,并形成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。他们倡导“读书、讲学、爱国”的精神,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,一时声名大振,时称“东林党”。
第6名:白鹿洞书院距九江市区30公里,有茂密的原始森林三千亩,古建筑面积五千平方米。这里山水环合,清邃幽静。
第7名:龙标书院,位于贵州隆里古城千户所衙门右侧,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因写过一首《梨花赋》遭人中伤,被朝廷谪贬至当时先后为井巫城的隆里所。王昌龄贬龙标后历时数年,为开化“蛮荒”,教化人民,就在古龙标(今隆里)建立一所“龙标学宫”,培植人才,在任期间,传授教学、变革民风颇有德行。
第8名: 应天书院,位于商丘县城南,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开办。北宋政权建立后,实行开科取士。因这里人才辈出,百余名学子科举中第者竟多达五、六十人。l009年,宋真宗将该书院正式赐额为“应天府书院”。
第9名:茅山书院,又名金山书院,由处士侯遗创建于北宋天圣二年(1024),地点位于今江苏句容的茅山,是北宋六大书院之一,现已无存。宋仁宗时处士侯遗所建,院址在江宁府三茅山后侧,故称茅山书院,侯氏在此教授生徒十余年。仁宗天圣二年(1024年),经江宁知府王随奏请,朝廷赐给田亩,充书院经费。南宋咸淳七年(1271年),迁至金坛县顾龙山之麓。
第10名:武夷书院,即武夷精舍,初建于宋淳熙十年(1183),位于九曲溪五曲溪东,隐屏峰南麓。武夷精舍是朱熹完成《四书集注》和以它为教材实行完好的教育实践的一所成功的私立大学,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。它的作用在于通过创立学院,授徒讲学,著书立说,培养人才,重新树立起中华民族传统的主体意识--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