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常识>

沙坡尾留存“正港”的海洋文化

时间:2024-12-11 10:44:49

沙坡尾位于

厦门岛南部、演武大桥旁,

是厦门最古老的港口

也是厦门起源和渔港文化的见证

独领风骚数百年

明代以前,它有“玉沙坡”的美称

2015年沙坡尾开始进行有机更新,避风坞清淤、立面整治等一系列改造项目陆续开展,如今的沙坡尾成为一座传统与现代融合、兼具渔港文化韵味和多元建筑风格的“活态博物馆”

从空中俯瞰沙坡尾。(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航拍器摄)


要寻访沙坡尾这块

“藏”在城市里的“活化石”

着实得费点功夫——

绕过林立的高楼

穿过民宅间的窄巷

眼前豁然开朗

近2000平方米的开阔港湾

呈现在眼前



湾内白鹭盘旋,湾畔沿街的老房屋一幢挨着一幢,楼高不超过三层,曾经桅樯如林的场景早已消逝,人们只能从砌在墙角的坞界、嵌入地面的拴船铁环、停靠在水中央的景观渔船、充满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、与海有关的宫庙等元素,一窥厦门海洋文化的踪迹和老厦门的人文风情。


这里曾是鹭岛最繁华的渔港

有着“玉沙坡”的美称

独领风骚数百年,

证了厦门海洋文化的历史

通过数次的改造提升、有机更新

沙坡尾焕然一新

海洋文化、闽南文化、

老城文化在此交织

现代潮流与市井烟火、历史印迹

碰撞出崭新的文化氤氲


沙坡尾活态展示馆将沙坡尾历史全盘收录其中。


记忆

开设活态展示馆

保留原生态,唤醒海港记忆


大学路42号,沙坡尾活态展示馆,这是一个不太起眼却将沙坡尾历史全盘收录其中的地方。每天清晨,不少老渔民都会准时来到这里“打卡”,三三两两或坐在石阶上,或凭栏远眺,看着渔船和大海,思绪万千。


沧海桑田,沙坡尾一度被人们遗忘。船坞、锚地、岸线、骑楼……这些关于沙坡尾的历史文化碎片,经过一系列的重组更新,逐渐唤醒了人们对其作为海港城市摇篮的记忆,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“活态博物馆”,融合传统与现代,兼具渔港文化韵味和多元建筑风格。


图源 厦港好邻居

2019年6月,沙坡尾活态展示馆正式开放,厦门港那些留存在记忆和文献里的场景被“激活”并“复苏”。一楼展厅主要以影像展示为主,通过近百张老照片、地理图画等,真实再现沙坡尾在不同历史时期,从军港到商港再到渔港的演变过程;二楼展厅则以“渔人故事”为主题,通过渔民服装、渔业技艺等,再现沙坡尾曾经的渔民生活;三楼成为附近居民的活动空间,一些文史专家学者成为这里的常客,开设多场文化讲堂,为居民和游客讲述玉沙坡和厦门港的前世今生。


电影《紧急救援》在沙坡尾取景。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
并存

传统现代共存

成为年轻人心中的文艺胜地


沙坡尾,老厦门人心中真正的厦门港,年轻人心中的文艺胜地。传统老文化与现代新思潮在这里碰撞出火花,勾勒出沙坡尾的独特个性。


近年来,沙坡尾吸引了《青春创世纪》《快把我哥带走》《我的早更女友》《紧急救援》《暗恋橘生淮南》《败犬女王》《开端》《猎罪图鉴》等多部电影、电视剧和电视栏目剧组来此取景。电影《紧急救援》的监制梁凤英曾表示,他们剧组去过很多地方,但最喜欢的还是沙坡尾,这个地方非常有特色,文化底蕴浓厚。这或许也是众多剧组选择沙坡尾作为故事发生场景的原因,也有许多游客专门来此打卡。


电影《快把我哥带走》在沙坡尾取景。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在一群出生于沙坡尾的老人家身上,显现的正是这种文化底蕴——他们名为港生兄弟乐队,核心成员是张家兄弟,玩音乐是他们从小就热爱的事情。乐队发起人、张家兄弟里的老五张迺福说,乐队共有6名常规成员,平均年龄超过70岁,其中4人是亲兄弟,另外2人是他们的同窗好友,偶尔也会有音乐爱好者看得兴起,加入其中打鼓或合奏。从2019年11月开始,港生兄弟乐队几乎每周六下午会回到沙坡尾朝宗宫戏台,奏响他们的电音曲子,直到夕阳西下。面对市民和游客的围观、拍摄,成员们落落大方,沉醉在自由的音乐世界里,《鼓浪屿之波》是他们的拿手曲目。


因毗邻厦门大学,中华儿女美术馆、琥珀书店、小渔岛书店、不缀旧物馆等文化艺术机构云集沙坡尾。中华儿女美术馆的馆外,至今还留着“厦门市鱼市场”的牌子,这里曾经是厦门市的渔商码头,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。这里会定期举办不同的展览,中国油画学会在此建立基地。即将落幕的“大地回春:60位油画大家主题邀请展”,便是中国油画学会大力支持的又一重磅展览;在民族路的一处角落,隐藏着一家如同杂货铺的旧书店,它已驻扎了13年,从当初公益性质的荒岛图书馆转为现在的小渔岛书店,其内核并没有变。迄今,小渔岛书店拥有3000多名会员,尤其二楼的泉南文献馆,收藏了上万册关于闽南地方文化的书籍。


第十届厦港“送王船”活动在沙坡尾举行。


见证

石牌坊见证两岸情缘

民俗文化焕发新魅力


沙坡尾独特的避风坞、渔船等渔港印记,渔业文化、造船文化、传统宫庙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沙坡尾最宝贵的财富与最大魅力。


几百年来,避风坞岸边供奉妈祖的朝宗宫,见证了两岸民俗、文化交流的发展过程,也记录着海峡两岸的情缘。如今,宫庙门前还建有一座刻有“盛世梯航”的接官亭石牌坊,与台南的古渡口相呼应,似乎在“诉说”曾经的辉煌。“传统文化也要有年轻态,才能让更多人接受。”朝宗宫住持秘书林坤山是一名“80后”,近年来,他委托文创机构,为朝宗宫、妈祖等绘制各种卡通形象,制作成贺卡、海报和印章,还参与策划妈祖巡境、十六岁成年礼、借郑成功文化节倡议“三门”(厦门、金门、台南鹿耳门)共走成功路等闽南传统民俗文化活动。



“天黑黑要落雨/海王船要出岛/阿爸出海去讨鱼/阿母烧船送王船……”沙坡尾几经转折保留下许多渔港传统文化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“送王船”就是其中之一。如今在龙珠殿,这个老厦门渔家疍民信仰的重要场所,设立了厦港海洋文化展示厅,拥有百余件与疍民息息相关的展品,以及一艘闽南地区最大、可永久观赏的王船,向每一位访客“讲述”着厦港的时代故事。在农历七月廿六,人们还会举行“海普祭祀”,尽管海上作业方式已经现代化,送王船仪式和他们供奉的钓艚王、钩钓王,仍然是海洋文化的精神寄托。


故事

NO.1


台青挖掘沙坡尾故事


沙坡尾的改造提升,让这个社区既古老又年轻,吸引络绎不绝的人群前来探索厦门城市发展的印记,也吸引了海峡两岸的文化力量。


2017年,思明区向沙坡尾商圈授予“台青创业基地”的牌匾,这里成了许多台湾创业就业青年的“第二故乡”,王伸豪就是其中一位。2019年,他从台北来到厦门,一年后走进了沙坡尾工作坊。为了将沙坡尾活态展示馆和当地的历史做得有声有色,王伸豪走遍了沙坡尾的大街小巷,跟这里的阿公阿嬷成了无话不谈的好邻居,被他们亲切地称为“阿豪”。王伸豪挖掘沙坡尾的故事,并将其制作成漫画放在公众号进行传播,希望通过新颖的文创方式,让更多人认识沙坡尾、了解厦港的文化内涵。


▲朝宗宫举办“十六岁成人礼”活动。(朝宗宫 供图)


“疍民”守护文化遗产

NO.2

过去的沙坡尾,只有一条冒着杂草的石板路和守着渔船过一生的渔民,老一辈的当地人更愿意将他们称为“疍民”,或者“讨海人”。张亚叶是土生土长的疍民,曾是厦港渔业公社剧团有名的演员。为了保护疍民文化,沙坡尾社区居委会原主任曾丽英提议组建“厦港老年大学疍民演出队”,把厦港疍民舞蹈、服饰等搬上舞台,得到支持后,她发动老厦港人一起参与其中,找到厦门渔业文史专家陈复授创作文本,邀请张亚叶加入演出队发挥传帮带作用,并亲手设计疍民服饰。


这一群已经年过花甲的老人为何还坚持做这些事?和阿豪一样,面对逐渐消失的文化,他们的想法很简单——要传承下去。


▲厦港老年大学疍民演出队成员在排演新的剧目。


NO.3

画家留住沙坡尾过往景象

老旧渔船,低矮楼房,三两成群在避风坞畔卖鱼、买鱼的人群……这些在老沙坡尾居民眼中再平常不过的事物,在画家蔡天安眼中,都是风景。


出生于福建安海的他,21岁来到厦门,先后跟了七八位老师学习画画。2010年,蔡天安在沙坡尾租下了一间工作室,取名为“天安画廊”。闲暇时,他就带着画笔和画板,游走在沙坡尾的街头巷尾,把对大海和渔民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都诉诸笔端。从2010年至2018年,蔡天安创作了近60幅有关沙坡尾的油画。随着改造的开始,他画上的沙坡尾已消失于人们的视野,这些画,留住了沙坡尾的过去。





“活化石”“活”起来游客驻足细品味

每一座城市,总会有一些游离于浮躁之外的老街巷。

近年来,沙坡尾通过有机更新保留了一些海洋文化元素,也引入年轻文化吸引游客纷至沓来,不过,仍存在部分“到此一游”的打卡式旅游现象。如果能够再向内深挖文化资源、对外延伸多态产业链,赋予沙坡尾这个“活态博物馆”更多的互动性、参与性,让“活化石”真正“活”起来,或许更多的人会停下脚步,细细品味,真正融入其中,看到当地居民常态化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