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干达共和国(The Republic of Uganda)


公元1000年,地处乌南部的布干达地区就建立了王国。
19世纪中叶,布干达王国成为东非地区最强盛的国家。
1850年后,阿拉伯商人和英国、德国殖民主义者相继进入布干达,布境内爆发了基督教、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信徒间的连年战争,布干达王国迅速衰落。
1890年,英、德签订瓜分东非协议,布干达划为英势力范围。
1894年6月,英宣布布干达为其“保护国”。
1896年,英将“保护国”范围扩展到乌全境,并于1907年在乌设总督。
1962年10月9日,乌宣布独立,保留布干达等4个自治王国,成立乌干达联邦,仍留在英联邦内。
1963年10月,乌修改宪法,取消英派驻乌的总督,由布干达国王穆特萨二世任总统。
1966年4月,奥博特任总统。
1967年9月,废除封建王国和联邦制,建立乌干达共和国。
1971年1月,阿明发动政变,同年3月就任总统。
1979年4月乌全国解放军攻占首都,卢莱、比奈萨、穆万加先后担任总统或国家元首。
1980年12月,奥博特在大选中获胜,再度出任总统。
1985年7月,奥凯洛发动政变,推翻奥博特政权,并出任国家元首。
1986年1月25日,全国抵抗军攻占首都,推翻奥凯洛军政权,29日,穆塞韦尼就任总统。穆塞韦尼执政后,结束了乌连年内战的混乱状态,建立并逐步完善以乌干达全国抵抗运动(1995年后更名为乌干达全国运动,2003年改为全国抵抗运动组织,以下简称“抵运”)为核心的独特的“运动制”政治体制(为乌特有的一种党政合一的政治制度,它包容各政党、民族、教派和各界人士,允许政党存在但限制其活动),力促民族和解,化解宗教矛盾,组成了以“抵运”为主,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广泛的联合政府,政局日趋稳定。
2005年,乌政治体制发生重大转变。7月,乌就保留“运动制”或实行多党制举行全民公决,92.5%的民众赞成开放党禁,乌至此进入多党制国家行列。8月,乌议会表决通过以取消总统任期限制为主要内容的宪法修正案。
2006年2月,乌举行首次多党大选,“抵运”候选人穆塞韦尼以59.28%的支持率再次当选总统。
2011年2月,乌举行第二次多党大选,穆以68.38%的得票率再次胜出。
2016年2月18日,乌举行全国大选,穆塞韦尼以60.75%的得票率连任。
2017年12月,乌议会通过取消总统候选人年龄限制的宪法修正案,穆塞韦尼总统据此有权参加下届总统竞选。
2021年1月,穆塞韦尼总统以58.34%的支持率再次胜选连任乌干达总统。
